(十)低碳院(拟招生22人) 1. 研究方向:褐煤蜡精制技术开发 2. 研究方向:面向煤基分布能源的中小规模煤气化及净化技术分析 3. 研究方向:煤液化残渣大规模气化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 4. 研究方向:一种电化学氢泵用于煤合成气直接转化的研究 5. 研究方向:低成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开发 6.研究方向:高效氢气预冷技术 7. 研究方向:煤基清洁能源产业环境经济代价研究 8. 研究方向:先进CO2捕集利用技术开发 9. 研究方向:工业大数据分析 10. 研究方向:超低排放脱硫脱硝装置运行大数据分析优化 11. 研究方向:中丹合作项目与智慧能源系统研究 12. 研究方向:大规模风光互补制-储-输用氢一体化监控和安全保护技术及系统开发 13. 研究方向:CIGS柔性阻水封装薄膜开发 14. 研究方向: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研发 15. 研究方向:高效甲醇合成系列催化剂工业放大及试用 16. 研究方向:新一代MTO催化剂开发及百升级放大 17. 研究方向:高效甲醇制烯烃技术开发 18. 研究方向: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开发 19. 研究方向:人工智能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0. 研究方向:煤化工行业Docs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21. 研究方向:多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开发 22. 研究方向:CO2近零排放的煤气化发电技术 (十一)新能源院(拟招生4人) 1. 研究方向:电厂水资源综合利用 2. 研究方向:吸附技术在碳捕集、氢气分离及煤层气富集领域的应用 3. 研究方向:火电机组炉内先进检测及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4. 研究方向: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经济性评价与运行优化策略研究 二、招生条件 1. 获得博士学位,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;已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生(未答辩应届博士生需提供就读专业院系在读证明); 2. 年龄在35周岁以下;品学兼优,身体健康; 3.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、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; 4. 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。 三、在站待遇 1.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国家能源集团工作期间,享受月薪及住房补贴或公寓,各类保险和公积金等待遇比照工作单位员工对待; 2. 工作站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办公和研究条件。 四、申请材料 1.《国家能源集团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表》(附件2)经本人签字的扫描件及申请表电子文档; 2.《博士后进站审核表(2019年新版)》(附件3或附件4); 3. 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式四份,应届博士生需提供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证明; 4. 本学科领域两位博士生导师或相当水平专家的推荐信一式四份; 5. 研究计划概要(3000字左右)、博士论文、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; 6. 留学回国人员还需递交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(组)推荐意见》或回国人员证明; 7. 设站单位可以补充其他要求。 五、申请程序 1. 申请人请在2020年2月29日之前将上述申请材料邮递至拟工作单位的招生联系人(联系方式见附件1),逾期不再受理申请; 2. 工作站采取“公开招收,择优录取”的原则,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; 3. 博士后工作站对申请人进行初评和面试,形成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项目指导小组考核意见表》(附件5); 4. 经批准进站的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进站手续,无特殊情况不按时报到者,按自动退站处理。 附件: 附件1.国家能源集团博士后工作站2020年招生联系表.doc 附件3.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(非定向就业博士毕业生使用).doc |